2024年3月4日下午14时,中国政法大学儒学讲坛第一百一十五讲在学院路校区综合楼0518教室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的主题是《论竹书<五行>的成德哲学:以“形于内”及其相关问题为中心》,主讲老师是清华大学哲学系丁四新教授,主持人是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李春颖副教授。本次讲座由国际儒学院主办,端升书院合办,讲座在腾讯会议和哔哩哔哩视频网站同步直播。
李春颖老师主持讲座
丁四新老师首先就长沙马王堆帛书与郭店竹简的出土与出版时间作了简要的介绍,并且解释了帛书与竹书的出版对于学界的巨大影响。竹书的出土与出版对于学界认定《五行》篇的作者具有重大意义。
整个讲座分为几个部分展开:“德之行”与“形于内”;何以形于内:道德情感与道德理性;如何形于内:“三思三形”。
丁四新老师正在讲授
丁四新老师认为《五行》的成德观念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五行形于内而为德之行,其二是在德之行基础上经由五行和、四行和而达到的“德”“善”境界。在此基础上本次讲座主要讨论何谓“德之行”、何谓“形于内”以及如何“形于内”的问题。
“德之行”与“形于内”
在这一部分中,丁四新老师首先区分了“德之行”与“行”,认为“形于内”即是“德之行”,“不形于内”则是“行”。其次,丁四新老师讨论了何谓“形于内”,通过对“内”“形”“于”三个字在训诂之学和《五行》层面上的综合理解,指出庞朴先生是持“由外而内”的观点,与之相反,黄俊杰、杨儒宾、陈来是持“由内向外”的观点。丁老师认为“形于内”就是形成在内心或成就于内心的意思,而“形于内”的工夫包括过程和结果,是由内显发,其结果显呈于此心中,完成此心到此心的循环。心便成为“形于内”工夫的因地和果地。
何以形于内:道德情感与道德理性
在这一部分中,丁四新老师认为在《五行》中道德情感活动对于成德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成德过程中,成德工夫始于“忧”而终于“乐”。但是要达到道德境界,道德理性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从“为善”到“为德”需要有立“志”作为前提。五行形于内成为德之行的关键也在于有道德性的忧虑(“忧”)和道德性的思求(“思”)共同作用。
如何形于内:“三思三形”
在这一部分中,丁四新老师将竹书《五行》第9-16号简分为正负两方面讨论。他认为第一章负着说,用否定的写法阐述“三思三形”,后三章则是从正面解释“三思三形”。两种论述配合理解才能完整的体会“三思三形”的大意。丁四新老师还指出,“义”与“礼”二行被包含在“仁之思也精”的意义中。“仁、义、礼”主要处理情感与公私问题。“智”与“圣”二句有境界高低之分,分别对应“为善”和“为德”的不同境界。
师生认真听讲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中,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的孟慧慧同学提出:“《五行》的“成德”包括两种,一种是仁、义、礼、智、圣形于内而为德之行,另一种是德之行通过进一步的修养而达到和谐状态,而达到“德”的境界和“善”的境界。我们后来说的成圣与境界义的成德有没有什么关系?”丁四新老师给予解答:“成圣”和“成德”的两层义都有关系。“圣”是一个更为崇高的境界,它是从整体上看,而子思子的“成德”告诉我们,每个美德之行都可内化。其他同学的问题丁四新老师也耐心解答,现场气氛轻松祥和。
孟慧慧同学提问
至此,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儒学讲坛第一百一十五讲圆满结束。
全体合照
图片:柳冰倩
文字:郝含章
排版:柳冰倩
审核:高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