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讲坛

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厚德,一方面是指中国政法大学的所有学生都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修养,要具有人文关怀、培养人文情操,学会做人。
明法,一方面是指无论法科还是非法科学生都要通晓法律,具备法学的知识结构体系;另一方面更表明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应成为昌明法治的主力军,带着对法治的崇高感奔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

儒学讲坛第104讲: 赵金刚老师讲 实理与体用:朱子体用观再思
2021年12月06日 15:28

2021年12月5日晚7点,中国政法大学儒学讲坛第104讲通过腾讯会议直播的形式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由清华大学哲学系的赵金刚副教授主讲,主题为《实理与体用——朱子体用观再思》,主持人为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的秦晋楠老师。

讲座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体用与中国哲学”、“形上看与形下看”、“见在为体,生底为用”。

讲座第一部分为“体用与中国哲学”,主要介绍了中国思想史上的两种体用说,即中国固有思想之体用和佛教之体用。赵金刚老师认为,中国固有思想之体用主要为:“体”强调物质实体性,与形体、形质密切相关,“用”是功能、作用;而佛教之体用主要强调“体”的第一性和“用”的第二性,认为“体”是本体,“用”是发用。之后,赵金刚老师结合前人的研究对体用说出现的时间进行了考辨,认为两种体用观的发展均处于思想交锋的时期,正是这种交锋、交织、交融,才使得体用问题在中国哲学史上变得复杂,而这种复杂性也就直接展现在朱子身上。

第二部分为“形上看与形下看”,从“形上看”与“形下看”两个角度针对朱子的体用说进行专门的介绍。此部分,赵金刚老师认为,理学对“体用”的论说首先要破除的是“空体”“无体”,而挺立“实体”。其次,要建立体用的“直接性”,要破除“体用殊绝”“形性不相资”,强调形体与功用、本体与发用的关系。第三,则要承认“用”的意义。赵金刚老师总结此部分道:理学家,特别是朱子,其体用观特别复杂,涉及哲学的阐发和学术的分判。

第三部分为“见在为体,生底为用”,承接第二部分“体用有定、无定”这一问题引入朱子言说体用的一贯之处,即“见在为体,生底为用”,从而思考朱子体用观中体现出的逻辑的见在、发用与实际存在的见在、发用问题。赵金刚老师认为,正是由于从形上言的体是实理,从形下言的体是实物,体用皆“实”,这样的体用观根本区别于佛老,在吸收了佛教体用观的同时,坚持了儒家的立场,如是,将中国固有之体用思想与佛教之体用思想融通为一。

在讲座点评环节,秦晋楠老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概述和总结,认为朱子体用观不是中国固有体用观与佛教体用观的简单拼合,而是在融合二者部分思想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的创造性转化。

答疑与讨论环节完成后,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儒学讲坛第104讲圆满结束。

图片:游雪华

文字:游雪华

排版:周欣暘

审核:秦晋楠

高凯杰

步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