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讲坛

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厚德,一方面是指中国政法大学的所有学生都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修养,要具有人文关怀、培养人文情操,学会做人。
明法,一方面是指无论法科还是非法科学生都要通晓法律,具备法学的知识结构体系;另一方面更表明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应成为昌明法治的主力军,带着对法治的崇高感奔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

儒学讲坛第82讲:黄裕生教授讲《论语》要义:孔子思想的超越维度
2020年07月24日 00:00

星期五, 七月 24, 2020 - 17:38

 

 

       2018年11月29日晚7点,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邀请清华大学哲学系黄裕生教授来我校作讲座,题目为“《论语》要义:孔子思想的超越维度”。此次讲座是儒学讲坛系列讲座第82讲,由国际儒学院副院长王心竹教授主持。

讲座开始,黄教授强调要从异域文化的逼迫中来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性处境。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有必要在当今重新思考中国文化的定位问题。雅斯贝尔斯提出“轴心时代”,有中国、印度与希腊三种文明。这些国家之所以能够跻身于“轴心时代”的行列,无疑是因为其文化中具有超越性与普遍性的维度,这是一种文化的伟大之处。

稍后,黄老师从五个方面具体展开本次讲座。

 

第一、孔子的立学精神:孔子的伟大之处在于确立了超越于现实利益、高于政治权力的绝对原则。《论语·学而》主要集中阐释了孔子的为学之道,其首章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黄教授据此揭示出:孔子认为为学的根本目的在于道理本身。为学就是为了明白道理、能够践行道理,并与道理共在。使我们的身心成为承担道理的身心,使我们的身心成为彰显道理的身心。总之,我们的身心与道理共在。而这种道理正是明天道而立公义,是绝对性与超越性原则的具体体现。

 

第二、孔子的仁学思想:如果说周公制礼作乐,确立了“礼”的主体地位;那么孔子释礼归仁,则确立了“仁”的主体地位。但二者的区别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因为“礼”的基本原则就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缺乏超越性维度;而孔子标出“仁”,超越了周公的礼乐精神,确立了“普遍人”的概念。孔子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普遍的人,而不是等级体系里的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此相类,《福音书》也说:“你们要别人怎样待人,你就要怎样待人”,但孔子早于耶稣基督五百多年就发现了这一普遍性原则。这一普遍性原则强调自身行为的自洽性,即一个人无法自相矛盾的行动。

 

 总之,孔子的仁学思想意味着超越血缘亲情,意味着普遍主义的确立。黄教授揭示出仁学的普遍性维度,超越于血缘亲情,说明了儒学并不是前现代的某种陈旧的东西。正因为它具有超越性、普遍性的维度,故能够拥抱现代性,与现代价值并行不悖。由此证明儒学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能够为人类文明未来的走向提供新的思考与可能。

 

第三、仁和孝的关系:黄教授一再强调把亲情作为儒家的基础,是拉低了儒家。一种文化的伟大,就在于突破了血缘亲情、功能等级,建立起普遍性原则。“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就在于强调孝悌基础在于普遍的仁爱而不是亲情。父为什么慈?子为什么孝?动物只有代际关系,而无父子关系。父当父,才是慈爱;子当孝,才是孝。伦理关系不是血缘关系,血缘亲情只是孝悌的线索,并不是基础。真正的伦理关系是一种相互性的自主关系,规定了相互间的责任和义务,需要相互承认对方为一个独立自主的自己。因此,父慈子孝基于仁爱才是合理的。如果说孝是一种自然情感,那么根本不需要提倡。因为这是一种事实,而不是价值。当我们在讨论当不当孝的时候,就说明了这不是一个自然问题、事实问题,而是一种价值选择的问题。

 

第四、君子与小人的区分:这一区分在孔子那里突破了等级关系,凸显出德性本位的思想。在孔子之前,君子小人之分殊是有位和无位的区分,但在孔子之后是德性的区分。所谓的“德性本位”就是强调位要德来相配。从周公的“以德配天”到孔子的“以德配位”,君子的内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君子没有位也可以成为君子,这就说明君子对每个人都是开放的,不是关闭的。孔子对君子与小人的区分,影响是巨大的,足以彰显人性的光辉,挺立道德主体。

 

第五、一个世界还是两个世界:李泽厚提出“一个世界”的说法,但在黄教授看来,这恰恰遮蔽了中国文化的本真面目。儒家的世界观是“两个世界”,孔颜乐处便足以说明这一点。我们理解人,从来就不能孤零零的理解人,一定要从天人之际来理解人,司马迁作《史记》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古今得失,理解人物的兴衰荣辱,但他并不是单独理解人的,而是“究天人之际”。黄老师强调儒家虽然没有成建制的宗教,但有祖先崇拜。祖先与我们阴阳两隔,是两个世界的人。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人都有一死,但并没有人甘心去死。如此,“一个世界”的文化是不可能安顿人心的。

讲座完毕,同学们就其中的相关问题与黄老师做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黄老师也予以细致、专业的解答。同学们与黄老师、王老师合影留念,此次讲座圆满结束。

 

 

 

 

供稿丨闫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