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讲坛

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厚德,一方面是指中国政法大学的所有学生都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修养,要具有人文关怀、培养人文情操,学会做人。
明法,一方面是指无论法科还是非法科学生都要通晓法律,具备法学的知识结构体系;另一方面更表明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应成为昌明法治的主力军,带着对法治的崇高感奔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

儒学讲坛第79讲:贾新奇教授讲中国思想史上的好名之辩
2018年05月18日 00:00

星期五, 五月 18, 2018 - 09:59

        2018年5月17日晚,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邀请北京师范大学贾新奇教授来我校讲座,题目为“中国思想史上的好名之辩”。贾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伦理学、伦理学基本理论和教育伦理学,现兼任北京伦理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国教育伦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讲座由国际儒学院李春颖老师主持。

       贾教授认为,“好名”之说在古籍里论述很多,这个重要论题却没有进入今人视野。研究思想史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即提炼新的问题,厘清它的来龙去脉。贾教授指出,此处之“名”,是政治和伦理含义的综合概念,与名家以及法家之刑名无关。周围的人对我们的认知和评价,就是“名”的来源。你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跟你对一个人一件事的认知和评价很有关系。

       贾教授接下来从道家和儒家来阐述历史上的好名问题。道家对于好名之心持否定态度。从个体生存的角度来看名利之心、好名之心是消极的观念。如老子曰:“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老子的观点认为好名不足以实现他心目中好的社会状态,一定要“行不言之教”,“不尚贤,使民不争”。《庄子·骈拇》中也指出:“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列子》中杨朱认为,名、利(实)并立,求名则无实,求实则无名。伯夷叔齐是实名,尧舜为伪名。故人不能追求实名,可追求伪名,但那不是真正的好名。儒家对名基本持审慎的支持态度。孔子的正名思想强调名的正当性,“名不副实,君子耻之。”“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孟子认为“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程颢、尹焞、王阳明、王夫之、顾炎武也有相关论述。

       接下来进入提问环节。有同学问:好名与好利的区别是什么?人为什么做好人做好事?贾老师回答说,孔子的正名思想首先针对士大夫阶层。正己即正人,为别人做榜样。真正的正名不是做给别人看,不是给别人施加影响,而是信仰、情感促使我们这样做。同学问:儒家怎么看待道德和功利的关系?贾老师说,这可以从整体层次和个体实践层次进行分析。从整体层次来看,道德、功利为两个要素,儒家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实现人的好的生活。我们之所以说道德是好的是因为能满足功利目标,能对应儒家理想社会。从这个角度讲,儒家讲求功利,道德为功利服务。当然,儒家的功利和西方的功利主义是不同的,儒家的道德体系是自然的、必然的、天然的,不存在一个根据时代调整的问题。而从个体实践层次来看,功利既包括社会公利也包括个人私利,我们对功利的态度,也应依据道德规范进行抉择。

        最后,贾老师、李老师和大家合影留念,讲座顺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