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讲坛

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厚德,一方面是指中国政法大学的所有学生都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修养,要具有人文关怀、培养人文情操,学会做人。
明法,一方面是指无论法科还是非法科学生都要通晓法律,具备法学的知识结构体系;另一方面更表明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应成为昌明法治的主力军,带着对法治的崇高感奔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

儒学讲坛第98讲:刘震教授讲《周易·系辞传》中的天与人
2020年09月13日 00:00

星期日, 九月 13, 2020 - 11:02

       2020年8月20日晚,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讲坛第98讲,邀请了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刘震教授讲《< 周易·系辞传>中的天与人》,主持人王威威教授,该讲座在腾讯会议上举行,听众包含了我校人文学院、儒学院的研究生和教师以及学术界的易学爱好者。

       刘震教授就职于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其主要研究领域是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其在校内为法大学子开设的《周易概论》是中国政法大学在全校通识课程中的代表性课程。多次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十位教师”。同时,曾受邀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孔子学院总部、美国哈佛大学、威廉玛丽学院、塔夫茨大学、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术机构开设周易专题讲座。

       其主张《易》学为中国文明的起源,以儒道并举的视野审视《周易》早期文本,以出土文献与传世文本互证来还原《易》学史。其在《周易》与古代筮法,《周易》象数史及《周易》与出土文献等领域多有建树。其出版相关学术专著两部,并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中国哲学史》、《周易研究》等国内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此次讲座,刘震教授以其深厚的易学功底,为我们阐述《周易·系辞传》中天与人关系问题。刘震教授认为“天人”关系历来被视为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现今我们对“天人”关系的理解仍然受着古代“天人”思想的影响。所以《周易》作为中国古代早期的经典、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其最初形成的“天”与“人”的关系应该是我们现今研究“天人”关系重要的文本依据。

       刘震教授从《周易·系辞传》的文本形成入手,认为《易传》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过程,其中对“天人”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也是一个不断深入展开的过程。讲座内容概括为五个部分:《系辞传》成书;《系辞传》中的“自天祐之”;天”超越性的演变;《系辞传》中的“人”;《系辞传》中的“天”和“人”。

       首先,刘震教授介绍了《周易》的成书过程和当今研究背景,指出《周易·系辞传》对“天人”关系研究的文本意义。

       其次,刘震教授以《系辞传》中三次出现的“自天祐之”为切入点,为我们揭示了《系辞传》中“天人”关系形成过程。第一次出现的“自天祐之”是古人对“天”最初的认识,即天具有指导性,天的指导性可以通过占筮(特殊形式)认识和把握,强调了《周易》文辞与筮法对人生的指导作用。第二次出现是孔子所言“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强调的是人对天道的顺应与把握。第三次出现是“神农氏没”一段的“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强调天道与人道合一,就成为了圣王之道。

       再次,刘震教授为我们讲解了《系辞传》中的“天”超越性的演变。刘震教授认为“天”概念在系辞的表达中是有变化的和不同层次的。指出《系辞传》中的“天”具有:自然性、超越性、认知性。所以“天”成为了中国哲学中最复杂的范畴。

       再次,刘震教授为我们分析了《系辞传》中的“人”。首先是《周易》古经中的“大人” “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然后是《系辞》中的“圣人”形象,并区分了传世本和帛书中对“圣人”表述。最后是“君子”形象,阐述了君子和小人、圣人形象的差异性。并将这种区分与儒家“正名”思想相联系。通过对“人”的区分就形成了《周易》的天道视域下的群体治世体系。

       最后,刘震教授对《系辞传》中的“天”和“人”进行总结。认为《系辞传》中描述的‌自然之道就是所谓天道与人道的合一。《系辞》在其作品中,对“天”的认识有着不同层面,主体是一个逐步客体化的过程,但是由于《周易》筮书的特质,这个过程贯彻并不彻底。“人”的地位在提升的过程中,也自然而然出现了对社会层级的一个分野与讨论。责权的探讨成为了儒家社会治理的主要环节。“天”与“人”的关联最终落实到“天人合一”,这个过程既代表了人逐步认识与把握天道的可能,同时也突出了人自身成长的局限性。乐天知命成为了天人合一的最佳注脚。最后,刘震教授阐述了对周易的卜筮功能的看法——善卜者以知命。

       此次讲座,刘震教授为我们解读了《系辞传》中的“天”与“人”,交流其易学学习的心得体会,细致回答观众问题,即使是线上讲座,气氛也十分热烈。

供稿人:卿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