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讲坛

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厚德,一方面是指中国政法大学的所有学生都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修养,要具有人文关怀、培养人文情操,学会做人。
明法,一方面是指无论法科还是非法科学生都要通晓法律,具备法学的知识结构体系;另一方面更表明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应成为昌明法治的主力军,带着对法治的崇高感奔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

儒学讲坛第96讲:李春颖老师讲授“情感与德性——孟子性善论的一种解读”
2020年09月13日 00:00

星期日, 九月 13, 2020 - 10:51

       2020年8月9日19:00-21:00,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儒学讲坛第96讲通过线上的方式在腾讯会议室如期举行。本场讲座有幸邀请到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副教授李春颖老师讲授“情感与德性——孟子性善论的一种解读”的相关内容。此次讲座由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教授王心竹老师主持,特别邀请清华大学副教授赵金刚老师点评。校内外学生及学界同道200余人参与了此讲座。

       讲座伊始,李老师指出了阅读经典的意义和重要性。当下我们之所以阅读经典,是要从经典中汲取养分,为当下的生活寻求解答,用经典解释当下的生活。在三十年的国学热中,一条重要的路径就是挖掘经典中的思想,并以现代的方式呈现出来。近几年,虽然在这方面出现了很多重要的成果,但是这条路是常走常新的,远没有到达终点。李老师今天讲的内容就是对《孟子》中性善论思想的再挖掘。

       接着,李老师从孟子性善论思想中的“四端与四德”入手,结合不同的注释,对“恻隐之心”的含义做了详细的阐述。怵惕是一种惊恐的心理状态; 恻隐是悲痛、哀痛的情感。“恻隐”二字虽然后世被引申解释为同情、怜悯,但基本意涵是痛,是对他人的哀痛。恻隐之心具备三个特点:1、自发性。恻隐是内心自然发生的情感,主体可以直接、强烈地感受到。2、原初性。是不经过任何理性思索,情感直接发生。3、主体超越性。恻隐是对他人苦难的感知和哀痛,这是超越个体的情感。

       恻隐之心常常被解释为同情、怜悯,所以,紧接着,李老师在对“恻隐之心”做了充分解释的基础上,通过对词源的考察以及在中外比较的视域下,进一步辨析了恻隐和同情二词的不同。同情不具有情感的自发性和原初性,主体也很难将其作为一种情感当下直接地感受到。在《孟子》关于恻隐之心的论述中,恻隐之心与同情不能等同;与同情更为接近的概念是“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心”是一个中间环节,向外可以开出不忍人之政,向内可以推究至怵惕恻隐之心。

       接着,李老师进一步分析了恻隐之心和仁的关系。在朱熹看来,“端”是端绪,朱子用本体-发用的结构来理解性情,性是本体,情是发用。“心统性情”,从情感发动处言心时,指的是情;从寂然不动的本体处言心时,指的是性。与朱子的理解不同,李老师从《孟子》文本出发,提出了另外一种解释:端是开端,四端是仁义礼智四德尚未完成的起始状态。恻隐之心本质上就是仁,只是需要进一步修养和扩充,使其发展完善,如小火苗燃至燎原大火,滴滴泉水汇成江河。孟子论证性善的“逻辑”是:怵惕恻隐→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政。孟子讨论人性的思路,不是预设程朱式的预设形而上本体进而下贯到现实人性,而是从人的道德情感的出发,培养完善的德性,即从四端到四德。

       最后,李老师提出了动态人性观和静态人性观。并指出与西方相比,我们文化氛围中个体观念的特殊定义,即人是同类的,可以超越个体达到普遍的人性。从这方面来说,孟子对人性的论证是比较理智的。

       在讲解结束后,赵金刚老师做了精要的总结,高度肯定了讲座的意义和创见,肯定了春颖老师由心善或情善论证性善为我们理解孟子的性善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并且有助于推动对孟子思想中其它概念的思考。最后的交流答疑环节,李老师对大家提出的相关问题做了一一的解答,大家均表示获益匪浅。在参会人员意犹未尽中,儒学讲坛第96讲成功落下帷幕。

供稿人:张婧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