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厚德,一方面是指中国政法大学的所有学生都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修养,要具有人文关怀、培养人文情操,学会做人。
明法,一方面是指无论法科还是非法科学生都要通晓法律,具备法学的知识结构体系;另一方面更表明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应成为昌明法治的主力军,带着对法治的崇高感奔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

“传习”系列院友论坛第十二讲 赵蕾:《盐铁会议古今辩正与历史影响》
2024年03月29日 11:21

        2024年3月25日晚上19时,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传习”系列院友论坛第十二讲在学院路校区综合楼0417教室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的主题是《盐铁会议古今辩正与历史影响》,主讲人是国际儒学院2016级院友赵蕾老师,现任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讲师,评议人是国际儒学院郜喆老师,主持人是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2023级孟慧慧同学。本次讲座由国际儒学院主办,端升书院合办,讲座在腾讯会议同步直播。

赵蕾老师


         赵蕾老师对《盐铁论》的内容形式和参与盐铁会议的论辩双方作了简要介绍,指出秦汉之际,历经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表彰六经后,匡时弊、济世人的子学风气依然存在。本次讲座之所以聚焦“古今”问题,是因为“古”和“今”体现了御史大夫、贤良文学论辩双方的立言方式,同时也反映了各自的立场观点。

         整个讲座分为四个部分展开:盐铁会议的时代背景和具体机缘;盐铁会议与昭宣社会变革;盐铁会议与帝国政治体制;盐铁会议古今辩证与历史影响。

         赵蕾老师首先分析了盐铁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她认为盐铁会议召开前,既面临着秦汉以降社会政治的新格局,也面临着法令益严、矛盾激化的新动向。具体来说时代背景有三:一是“君-臣-民”的社会结构的形成。春秋战国以来的社会大变革,使得贵族分权的分封制转变为君主集权的郡县制,社会结构也由殷周呈现出的“天子-贵族-庶民”转变为比较稳定的“皇帝-官僚-编户齐民”。与此同时,“豪民”“豪强”势力逐渐发展起来。二是贵族政治到官僚体制的变迁。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加速了传统的宗法政体的瓦解,也催生出适应帝国统治的新的政治秩序。三是新儒学理论形态的确立。秦汉之际天下归于一统,执政者在政治思想的选择上必然也要选取与王官学说最接近的儒家学说,彰显统治的权威性与合法性,所以儒术成为取代道术、制衡法术的理想方案。

        随后,赵蕾老师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分析了论辩双方的古今之辩,并指出他们对古今问题的不同态度。贤良文学以“尊古”为前提,强调“法先王”,在整体辩论中展现出以古为准的思维方式,言必称往古。御史大夫秉持厚今薄古的立场,并无特别的“好古”“师古”“法古”的思想倾向。在这古今对比之中,肯定昔不如今,目的是服务皇权统治。贤良文学思想观念中,有着厚古薄今的比较保守的一面,他们所讲的“古”与孔子所讲的“古”差不多相同,其所“师”所“法”都是三代圣王之迹。而御史大夫重视“时异”,以为先王之道并不具备永恒性,治理国家应当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赵蕾老师还指出,战国时代的变法,尤其是秦国的商鞅变法,是古今之变的关键。中央集权、官僚体制、君主专制是秦汉之际的新变化,也是秦汉史上的新特点。

         最后赵蕾老师认为贤良文学和御史大夫之间的分歧绝非简单是“师古”或者“师今”,而应关系到武帝执政时期所确立的战时政治经济政策究竟能否适应广土众民的帝国统治、能否给汉王朝带来长治久安的政治局面的问题。赵蕾老师指出论辩双方各自的优缺。贤良文学反复申述“复古”“法古”的重要性,但他们并非不关注现实,相反他们更多地看到朝廷现行政策造成的弊端,想要朝廷做出积极改进,以维护百姓利益、缓解社会矛盾。御史大夫主张“变古”,强调今胜于昔,目的在于要坚持武帝以来的战时政治经济政策,并以为这些政策符合秦皇汉武以来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社会政治的新格局,不容倒退、不容改变。


郜喆老师


        在与谈阶段,郜喆老师首先对赵蕾老师的到来表示感谢,他认为从“古今”角度研究《盐铁论》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视角,并就儒法之争、桑弘羊的身份定位等问题与赵蕾老师进行了交流。随后同学们围绕本次讲座内容进行提问,赵蕾老师细心为大家解答,现场氛围轻松愉快。


全体合影


        至此,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传习系列院友论坛第十二讲圆满结束。


图文:郝含章、孟慧慧

排版:柳冰倩

审核:高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