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厚德,一方面是指中国政法大学的所有学生都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修养,要具有人文关怀、培养人文情操,学会做人。
明法,一方面是指无论法科还是非法科学生都要通晓法律,具备法学的知识结构体系;另一方面更表明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应成为昌明法治的主力军,带着对法治的崇高感奔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

“传习”系列院友论坛第六讲 张翮:百转千回,向道而行
2022年04月29日 15:18

2022年4月27日晚19点,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传习”系列院友论坛第六讲以腾讯会议线上直播的形式如期举行。此次讲座的主讲人是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2010级院友,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哲学专业在读博士生张翮师姐。评议人是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王心竹老师,主持人是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21级周欣暘同学。本次讲座的主题为《百转千回,向道而行》。

本次讲座张翮师姐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线索,向同学们分享了自身学习儒学的态度、学习儒学的进路以及阅读儒学经典的方法。

在讲座的开始,张翮师姐讲述了自己第一次接触到专门教学儒学的机构是在国子监附近的一家餐厅,并由此与儒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结缘十余载。哲学的学习,能令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世界始终处于不确定性当中。而当下疫情的爆发、国家之间的战争在证成不确定性的同时也让人们开始不断追求恒常性的道。学习儒学、学习经典,是认识古今中外圣贤智慧,提高自身能力和境界的重要方法,也是通往“道”的重要途径之一。

接着,张翮师姐结合自身考研的经历,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对于学习儒学的态度。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张翮师姐认为,在学习儒学的过程中,常报以功利之心,往往适得其反。反之,本立而道生,不断地向道而行,一切想要的自然会接踵而至。

在此之后,张翮师姐向同学们分享了学习儒学的一条进路,即是以“人”与“仁”为切入点,学会审视自己、认识自己,最终找回自己。所有的烦恼皆是来自自己的私欲,因而需要审视自己。而审视自己也有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需要借助经典,但这并不意味应该完全外铄于我,要学会觉察自己良知,从而认识自己,最终求其放心。

最后,张翮师姐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阅读经典的读书方法。读书有从薄读到厚与从厚读到薄两种方法,一些资深的学者正不断地在将书读薄,但是作为初学者,仍然应先从薄读到厚,打下阅读的基础。在阅读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要不断的思考,将书本的知识转化为真知。阳明的“知行合一”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说的,真知与真行不二。

在张翮师姐分享完毕之后,王心竹老师对讲座分享的内容进行了简单回顾,并号召大家要向师姐学习,哲学与自身、与社会都不是相互割裂的,哲学与生命体验的相互结合,将有助于同学们对经典义理更深刻地体认。

在讲座即将结束之际,张翮师姐带领全体线上的同学打开麦克风,共同朗诵了王阳明诗四首。在琅琅读书声下,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传习”系列院友论坛第六讲圆满结束。

图片:周欣暘

文字:周欣暘

排版:周欣暘

审核:高凯杰

步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