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心竹,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儒学院副院长。199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哲学学士学位。1994至1996年,任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讲师。1996至2002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先后获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13年至2014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访学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哲学、宋明理学。
访学经历:
2013年5月—2014年5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海外提升计划”资助,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访学(合作导师:Paul R. Goldin教授)
主要论文:
1.《哲学性在中国哲学书写中的贯彻——以张学智〈中国哲学概论〉为视角》,《中国哲学史》,2024年第2期
2.《理一分殊何以重要——以程、朱的观点为视角》,《东岳论丛》,2019年第4期
3.《孙复〈春秋尊王发微〉中的尊王之论》,《史学月刊》,2012年第9期
4.《王夫之王霸论浅析》,《青海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5.《以尊王贱霸倡王道理想》,《河北学刊》,2012年第1期
6.《从朱陈之辩看朱熹陈亮的王霸思想》,《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全文转载于2012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哲学》
7.《儒家修身理论及其现代价值浅析》,《道德与文明》,2010年第3期
8.《浅析杨简的“心本论”思想》,《湖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9.《〈原道〉与九十年代以来的儒学注定做不了旁观者——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儒学》,《新原道》第二辑(大象出版社)2004年9月,收入《儒家、儒教与中国制度资源》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
10.《儒与禅:杨慈湖心学与佛家思想的关系》,《哲学与文化》(台湾),2003年6月
11.《“徒法不能以自行”到底何意?——与林桂榛先生商榷兼及经典文本诠释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5期,转载于《中国哲学》2003年第12期,收入《法制文化论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
12.《杨慈湖之“毋意”道德修养论刍议》,《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12期,转载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2004年第5期
13.《二十世纪中国大陆程朱理学研究综述》,《哲学动态》,2002年第1期
主要论著:
1.《理学与佛学》(独著),长春出版社,2011年1月
2.《国际儒藏·韩国编·大学卷1》(古籍点校) ,华夏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年9月
3.《宋代经学哲学研究:理学体贴卷》(第一作者),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