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十二月 11, 2012 - 15:33
2012年12月6日下午三点,国际儒学院在图书馆贵宾厅举行了师生座谈会,由我院副院长周桂钿先生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王葆玹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宋志明教授、北京大学张学智教授、北京大学王中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张践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李景林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李祥俊教授、我校林存光教授、国际儒学院常务副院长俞学明教授、副院长王心竹副教授、办公室副主任刘丹忱副教授、刘震副教授、李春颖老师、丁宁老师及国际儒学院研究生们参与了座谈会。
有学生首先针对当前的儒学的传播渠道提出问题。国际儒联普及委员会主任张践教授从当代社会民间传播热浪、民办书院的规模、国学进社区、企业家国学班等具体方面作出回答,指出当前儒学的普及仍缺乏国民教育体系的保障。由此引发了多位教授的讨论热情。俞学明教授提出疑问,纯学理的东西介入国民教育课堂能带来什么,我们是否准备好了。周桂钿教授认为该意见很好,高考是指挥棒,应从高考改革入手,加大国学以及古代汉语的考试比重。李景林教授认为关键不在是否准备好,而是大家是否行动起来了。王葆玹教授则认为,体制化保证必不可少,但儒家教育体制化应该落实在基本仪礼的培养上,而非单纯的学理研究。
有学生对宋明理学中的“理”是否是仁理提出了疑问。张学智老师详细的解答了该问题。他认为理学和仁学并不矛盾,仁学偏重内部,理学偏重外部,是所以然之故,所当然之则。并结合“心之德,爱之礼”和“天命之谓性”,阐发了仁的内容需要被诱发的观点。
有学生就文本的阅读和如何写读书报告提出问题。周桂钿教授以自己读王充《论衡》为例,详细讲述了自己读书的方法。王中江教授则提出专业化需要的基础非常广,需要大家不断扩展知识体系和视野。他认为学术是一个共同体,首先要平心静气的读书,然后对别人的学术论文要有基本的判断力。林存光教授引用胡适先生的话,认为过分强调创新有时会误人子弟。传统有传承性,允许不同的解释,但并非无限度。他建议硕士生扎实读三年书,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切入研究。宋志明教授最近发表了《读书三识法》,他首先与同学们分享了冯友兰先生《我的读书经验》中的四条方法,然后系统阐述了自己眼识、耳识、心识的读书法。
国际儒学院常务副院长俞学明教授也向在座教授汇报了学生培养的情况。
最后,周桂钿教授就座谈会涉及的问题进行了深刻总结,师生座谈会圆满结束。(文/国际儒学院研究生会 黄姝菡 图/人文学院 陈保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