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厚德,一方面是指中国政法大学的所有学生都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修养,要具有人文关怀、培养人文情操,学会做人。
明法,一方面是指无论法科还是非法科学生都要通晓法律,具备法学的知识结构体系;另一方面更表明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应成为昌明法治的主力军,带着对法治的崇高感奔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

金秋迎新知 携手启新程 | 国际儒学院2025级研究生师生见面会顺利召开
2025年09月06日 11:00

2025年9月2日上午9点,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2025级研究生师生见面会在学院路校区综合楼0103教室顺利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国际儒学院副院长王心竹老师、国际儒学院兼职教授李祥俊老师,学院秦晋楠、郜喆、孙燕春、高凯杰四位老师以及2025级全体硕士新生,学院副院长李春颖老师主持会议。

会议现场

会议伊始,副院长王心竹老师对全体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系统介绍了国际儒学院的创办历程、发展现状与雄厚的师资力量,增进了同学们对学院的全面了解。王心竹老师认为研究生阶段标志着学术生涯的新起点,也伴随着新的挑战,鼓励同学们珍惜学习机会,重视学术训练,主动与老师交流探讨,深化与拓宽学术视野,充分利用北京丰富的科研与文化资源,感受人文环境。她还特别强调了学术论文写作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关键作用。

会议现场

王心竹老师讲话

随后,李祥俊老师结合个人学术经历从三个方面对大家进行教导。第一,将哲学研究视为使命与职业追求;第二,以“杀身成仁”的精神坚守学术理想;第三,在研究中找准兴趣、深耕细作,然后扎实完成原始文献梳理、文献综述撰写及个人心得总结这“三个基本文件”,并始终保持哲学思考的超越性态度。

李祥俊老师讲话

秦晋楠老师也围绕学习、生活与心态三个维度提出建议。他提醒同学们把握中国哲学研究的黄金发展期,依托前沿学术资源与环境踏实钻研;同时希望同学们珍惜校园生活,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积累实践经验;此外,秦晋楠老师殷切教导同学们保持豁达心态,积极应对压力,专注完成每日任务。

郜喆老师则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勉励同学们,告诫大家在时代洪流中既要认清命运,也要注重知行合一。

秦晋楠和郜喆老师讲话

在校生代表孟庆波和杨柯欣分享了本科至研究生转变的体验,介绍了弹性目标落实方法与问题意识培养途径,强调学院提供的学术便利与人文关怀,并欢迎新生加入国际儒学院大家庭。

之后在新生自我介绍环节,同学们依次发言,介绍了个人背景、兴趣爱好,并表达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规划与期待。

会议最后,王心竹老师作总结发言,再次对新生的加入表示欢迎,希望大家在未来三年中主动担当、激发潜能、恪守责任、严守纪律,并期待师生共建教学相长、和谐融洽的学术共同体,携手进步、共同成长。

至此,国际儒学院2025级研究生师生见面会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

全体师生大合照